湾上长廊添锦绣莞邑静划一江星中建
背倚黄旗山,依水于东江之畔,矗立于繁市之中,东江之星仿若一艘载满宝货的水乡之船,缓缓驶向东莞的商业未来。两年多时间,从一片空地到高楼耸立,蝶变为闪亮湾区的新“星”,是中建二局人发力粤港澳大湾区、勇当“双万城市”建设先行者的生动注脚。
中建二局东莞分公司东江之星项目是东莞首个系统性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及首个建在地铁上的群体性大型装配式住宅,荣获-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回望“国字号”荣誉的背后,除了无数劳动者的汗水浇灌外,怎样更好地把蓝图照进现实,考验着每一位二局人的智慧和担当。
BIM引路解密管线“迷宫”
进入小区西侧入口,拾阶而上,室内天棚光亮平整,系统设备安装整齐,设备管线布置合理、色泽鲜明、标识清晰。“你别看这一根根横平竖直、均匀规整的管道,在施工安装的环节上,可费了不少功夫。”项目总工程师郑韩军指着排布整齐的管线和设备介绍道。
原来,项目机电安装工程由5大分部30余个机电专业子分部组成,各类管线纵横交错,综合布线难度大,堪比“地下迷宫”。交叉作业如此之多,施工专业管线又错综复杂,那么如何保证不出差错呢?
为避免不同管线“打架”,项目团队利用BIM来“排兵布阵”。通过BIM技术建模指导安装,发挥BIM可视化的优势,根据原有图纸,将管线按照1比1尺寸比例嵌入软件,精心绘制“脉络图”。建模完成后,通过BIM模型对各类管业进行碰撞检测,并根据结果进行管线排布优化,确定管线路由、标高、管线出管位置,完成管线深化设计。BIM的良好应用,避免了各专业打架的情况,也极大减少了返工,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安装后各专业管线布置合理、外形美观,得到了设计的认可和业主的好评。
三管齐下为建筑穿好“雨靴”
作为东莞首个建在地铁上的TOD项目,如何让项目在地铁上站稳脚跟,成为摆在项目团队面前的新挑战。“针对基坑容易坍塌、变形、渗漏等困难,在深度达二十余米的三层地下室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打出‘稳、防、排’组合‘套餐’,难题迎刃而解。”项目经理申展说道。
让建筑物站稳脚跟,确保坑壁稳定是关键。项目滨临东江,地质条件复杂,深基坑封闭降水要求高,坑中坑开挖施工难度大。经过多方案综合对比分析,项目团队选定灌注桩+锚索+砼内支撑支护型式,该支护体系具备墙身强度高,刚度大,支护稳定性好,变形小等特点,能有效保持基坑四周土体的稳定。
土体结构稳定了,下一步就是为建筑穿好“雨靴”。项目选用三轴水泥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并将隔水帷幕深度控制在基坑基底以下6至7米,采用跳槽式全套打连接方式施工,既起到止水的目的,又具有支挡土体的作用。
深基坑的降水和排水直接影响深基坑施工安全,为了防止雨水漫过“雨靴”,项目团队在基坑坑顶设置中水系统,将雨水、基坑降水以及现场生产和生活废水,经过过滤、沉淀、净化等一系列措施处理达标后,用于绿化以及结构养护等。在有效解决降排水问题的同时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弹性海绵重构城市“蓄水细胞”
东江之星项目紧邻东江,一直面临内涝、径流污染等问题。项目融入海绵城市概念和绿色建筑理念,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打造人水和谐、人水相亲的水生态文明城市,使城市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在地铁上盖住宅工程,渗水防治是个巨大考验,为了防止雨水下渗,项目的海绵城市设计围绕雨水利用作文章,通过多种手段提高利用率,减少了水费及相应管网投入。”项目生产经理廖扬科介绍。
为了还原设计师的巧思,项目在施工中,与园建方案进行结合,对建筑屋面雨水和中央广场雨水进行收集。住宅屋面雨水通过散水坡散排,进入绿地内小品型雨水花园,利用可入渗实土区域,建设入渗型的滞留设施,以入渗为主,滞、蓄为辅;中央广场及场地径流雨水则根据地形划分排水分区,合理组织排水流向,通过绿地、透水铺装材料下渗雨水,降低场地内雨水径流量,在排水分区下游设置雨水花园、雨水利用等海绵设施,蓄滞净化雨水。与此同时,在末端设置调蓄水池,通过发挥调蓄池“海绵体”作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有效控制雨天峰值流量及初期雨水污染,需要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净化”快人一步,“积存”收放自如,有效解决城市内涝和水污染问题。
莞南冉冉耀明珠,绘就新湾美画图。站在湾区长廊,远远眺望,一枚冉冉升起的新“星”亮相莞城,在助力东莞城市升级的道路上,二局建设者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大湾区建设的主力军,站在新赛道上,这座“双万城市”必定未来可期。
来源:中国日报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