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21现代产业集群蓄能加速跑
改革开放风起,潮流东江大地。40多年来,惠州工业从“三来一补”起步,不断夯实制造业基础,完善产业结构,实施产业升级,逐步构建起以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为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珠三角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为探寻惠州工业发展密码,12月2日至3日,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动暨“五城耀粤赣融抱大湾区——走进大美惠州”大型联合采访团先后走进惠州大亚湾石油化学工业区、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等产业集聚区,以及TCL集团、德赛西威等惠州知名企业,实地感受大美惠州在构建“2+1”现代产业集群迸发出的阳刚与朝气。
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
惠州集聚了众多世界级石化巨头,既有炼化规模又有顶尖技术,还布局了新材料等中下游产业,最有条件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要发挥重大项目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推动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中海壳牌三期、恒力(PTA)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
大亚湾畔,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加快建设,一座世界级绿色石化基地正在崛起……
12月2日,联合采访团登上位于中海壳牌一期与二期工厂之间的观景台,这是大亚湾石化区的最高点。举目远望,只见园区内布满各种专业的化工管道、积木般排列的巨大油罐、高耸入云的清洁烟囱,就像一座石化工业的迷宫小镇。
大亚湾区新闻中心主任林彰永介绍,大亚湾石化区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约23平方公里。年列为全国首个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创新试点化工园区;年入选国家重点发展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全省唯一);年、年、年连续三年位列“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综合实力已连续8年位居中国化工园区前列。
“太震撼了!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不愧是惠州的支柱产业之一,看着这个充满绿色、智能的专业园区,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石化强市正在崛起。”赣南日报社民生新闻部主任余书福表示,来到大亚湾石化区,觉得这里别有风情。
从企业分布来看,目前,园区已落户14家世界强企业,即中石化、中海油、国家能源集团、壳牌、巴斯夫、三菱化学、乐金、欧德、林德、普利司通、出光、埃克森美孚、恒力、科莱恩,已投资项目46宗。
其中,埃克森美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石化项目——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就是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世界级化工综合体项目。该项目包括年产万吨乙烯的灵活进料蒸汽裂解装置,以及两套年产共计万吨的高性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一套世界最大单体年产50万吨的低密度聚乙烯装置和两套年产共计95万吨的差异化高性能聚丙烯装置。
“一个世界级专业大规模石化园区,再加上众多世界知名企业及大型项目的加持,有规模又有顶尖技术,必能催生一条强大的石化能源新材料上下游产业链,助力惠州建成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东莞日报记者刘维佳说,多年来,莞惠两城的工业发展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大亚湾石化区石化产业很多上下游产业都与东莞企业有密切联系,赣深高铁开通后,两城的工业协同和经贸往来将会更加密切。
联动建设世界水平数字产业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是惠州工业体系中另一个支柱产业。
惠州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厚实,数字经济关联产业规模居全省前列,数字化比较优势突出。要牢牢把握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趋势,强化与广深佛莞等城市产业链协同,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增强产业韧性和核心竞争力。引进培育一批头部企业,做大做强超高清视频显示、5G及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电池等主导产业。
在广东省培育发展2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集群中,惠州参与建设全省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先进材料产业集群、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等6大战略性产业集群。
今年3月,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首个跨区域跨领域建设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当前,惠州正围绕数据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链、超高清视频产业链、5G智能终端产业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五大优势产业链发力,加速“惠州智造”步伐。
联合采访团了解到,截至目前,惠州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移动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汽车电子、新能源电池、核心基础电子五大主导领域,年产业总产值近亿元,规模居广东省第三位。其中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及相关企业超过家,11家企业上榜广东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强,智能手机、液晶显示、车载电子等信息产品产量、市场份额居全国前列。
12月3日,联合采访团来到惠州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基地——仲恺高新区,实地走访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以及德赛西威、TCL集团等电子信息领域的代表性企业。
目前在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着力发展的正是电子信息产业体系中的智能终端及5G通信、新能源电池、高端电子元器件、智能装备等产业领域。站在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榴岭公园的观景台,只见在建工地上工程车、搅拌车、推土机等马力全开,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工业厂房整齐地排列在平整大路两侧,起步区所有项目尽收眼底。
“按照当前的建设进度,园区每个月都会有新面貌。目前,整个起步区约有多个塔吊在工作。”潼湖生态智慧区综合协调办四级主任科员吴玉洁介绍,截至目前,起步区已动工项目43宗(其中20宗为年内新动工),完成“正负零”项目29宗,封顶项目19宗(76栋单体),完成塔吊项目34宗(个),预计今年底前竣工项目10宗,其中力争投产(试产)项目5宗。
“我觉得中韩(惠州)产业园有几个优势非常明显。”河源日报社采集中心副主任董伟伟说,当前产业发展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一是产业优势互补,二是政策支持,三是地理位置。“这三点仲恺全占了,而且赣深高铁开通后,它与深圳、东莞、河源等高铁沿线城市的产业协同还会继续增强。”
采访团还走进了惠州的两家明星电子信息企业——TCL集团和德赛西威,它们也是惠州的A股上市公司。年TCL集团完成资产重组后,已拆分为TCL科技集团和TCL实业控股,其中TCL科技聚焦半导体显示、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产业,TCL实业则聚焦智能终端产品及服务。目前,德赛西威是国际领先的移动出行科技公司之一,主要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领域的整合。
无论在TCL集团还是在德赛西威展厅,采访团都被企业所展现的科技化、智能化、全球化实力及琳琅满目的各式产品所震撼。“感觉像走进了智能化的未来世界。”东莞日报记者肖延昆说,TCL和德赛西威这两张惠州工业名片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成功探索,代表了惠州、广东乃至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先进水平,惠州工业制造已快速向数字化智能化尖端化转型。
“TCL、德赛在很多年前就已是家喻户晓的品牌。”河源日报记者刘永菲说,TCL集团和德赛的升级换代几乎就是惠州工业发展不断提质升级的一个缩影。赣深高铁开通后,河源惠州两地的产业交流将提速,河源工业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可以好好借鉴一下惠州经验。
优质资源聚拢“3+7”产业园区
现代产业园区,是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当前,惠州正高水平布局建设“3+7”产业园区,提标升级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中韩(惠州)产业园等3个国家级产业园区,在七个县(区)分别打造1个各具特色、主导产业鲜明的千亿级工业园区。目的是从重点招商引资到资源优化配置,把更多优质项目集中引进园区,将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先导区,形成制造业创新集聚高地、绿色发展高地和营商服务高地。
为推动资源要素向项目与园区倾斜,惠州正打造“快人一步”营商环境。比如,年度新增用地指标70%以上用于工业项目,积极探索中小企业承诺制用地;规划“丰”字交通主框架,畅通“3+7”园区与深圳、广州、东莞等地区的产业和科创资源对接;推进联合审验、多审合一、简化施工许可手续“三大改革”,带方案出让土地及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控制在45个工作日以内;深化容缺承诺范围,重点对工业项目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实施容缺,建设单位承诺2个月内补齐即可核发施工许可证;创新建立大项目服务机制,按照“一个项目、一名市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机制、一抓到底”的工作模式组建重大项目工作专班,对问题做到一跟到底、限时办结。
一个龙头项目就是一个产业链。惠州以“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发展思路,注重引进龙头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支持龙头企业增资扩产。当前,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恒力(惠州)PTA项目、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产业园等大型项目加快推进,一系列龙头项目落地扩产,由此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拉动了惠州产业链快速聚集与扩张。
提升产业驱动力、服务力、支撑力,充分发挥改革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破除发展瓶颈、汇聚发展优势,惠州正全面掀起新一轮抓项目、扩投资、促发展的热潮。今年前三季度,惠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5%,增幅居珠三角第一位、全省第二位;工业投资项目约1宗,投资.9亿元,增长45.6%,增速在珠三角和全省均居第一位;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4亿元,增长17%,增速居珠三角第三位。
来源:惠州日报(记者刘炜炜李向英)
审读:谭录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