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剪纸剪出美好生活

公益中科 http://nb.ifeng.com/a/20180426/6532940_0.shtml

  近日,由东江民俗文物馆举办的首届惠州民间传统技艺“周”体验活动,邀请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刘雅晶展演惠州剪纸技艺。展演中,刘雅晶不画线不打稿,用一把剪刀一张纸,以剪纸特定语言和符号,表现了惠州特色文化和自然风物。

①②③④刘雅晶的剪纸作品。

  惠州特色的剪纸文化

  在展演中,刘雅晶右手稳持剪刀,一开一合,左手不停转动彩色纸张,不一会儿,一个个精美图案展现在观众面前。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惠州民间文化和技艺,并加入到传承的队伍,她凭记忆剪出了“惠州古民居”“客家凉帽”“香包”等图案的剪纸作品。这些惠州元素的民俗风情成为本次剪纸展演的主要内容。

  惠州剪纸在年入选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吸收了国画和版画的表现手法,设计疏密有致,刀工细致入微,画面丰富饱满,体现了南派剪纸的柔美清秀。

  刘雅晶介绍,惠州剪纸有多年的历史,她小时候经常看见大人们用一把剪刀剪出种种图案,作为门梁、门楣的装饰。惠州剪纸早在刘雅晶的心灵埋下了种子,待到年退休,刘雅晶开始系统学习惠州剪纸技艺,进入惠州画坊跟着剪纸老匠人学习。“一开始想给退休生活一个消遣,后来慢慢意识到要传承惠州剪纸技艺和文化的担子。”

刘雅晶在展示剪纸技艺。

  模块化教学,通俗易懂

  “与绘画式的剪纸不同,这种纯手工的剪纸技艺以剪为主。只需要掌握剪纸的符号,老人小孩一学就会。”刘雅晶给大家演示了小老鼠图案的制作,仅仅需要掌握“逗号形”“柳条形”“胡须形”“滴水形”“锯齿形”等几种模块化符号。通过数种剪纸符号的组合,即可随意搭配意想中的形象,不需要任何美术功底,通俗易学。

  这些年来,刘雅晶致力于剪纸技艺的推广和教学,在麦地成立了工作室,也在文化馆和学校进行教学培训。

  在剪纸教学中,刘雅晶摸索出一套易记的教学口诀:先难后易,先小后大,先里后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明后暗,先阳后阴。她的剪纸教学以适合老人小孩为目标,逐步形成了一套剪纸的顺口溜,“圆如明月,尖如麦芒,方如瓷砖,细如胡须,弯如柳条,缺如锯齿。”

  为了吸引更多孩子加入,刘雅晶剪纸的图案结合了孩子的特点,体现现代的生活气息。本次展演有很多不同形状的“奥特曼”图案,“有个小观众希望我送一个‘奥特曼’剪纸,当时我还特地上网搜,照着超人的图片再剪出来。”在刘雅晶的努力下,现在惠州剪纸在一些小学开设了课堂。(文字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见习记者曾镜明图片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952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