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的特色家乡菜
惠州位于广东省东南部、东江中下游地区,历史悠久;东接汕尾市,南临南海,并与深圳市相连,西南接东莞市,西交广州市,北与韶关市、西北与河源市为邻,属于珠三角东部城市群。惠州素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称,也称“鹅城”;人文底蕴深厚,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惠州还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旅居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居客家四州之首,被称为客家侨都。惠州是广东三大族群客家人、潮汕人、广府人融合得最为成功的地方,惠州的客家文化,既有其来源地梅州、赣南、闽西客家的传统,又善于吸取广府、闽南文化的精华,形成独特的风采。客家人是惠州人中人数最多的群体,客家文化是惠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也是客家人从陆地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重要通道之一,海外许多客家华侨的祖籍地就是惠州。
感受一座城市的文化一定要去体验这座城市的饮食文化,惠州的饮食文化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东江菜”是以惠州菜为代表,它与潮菜、粤菜并称为广东三大菜系。东江菜选料讲究,食材均选用本地家养粗种,烹调方法多采用煮、煲、蒸、烩和炖等。传统的东江菜偏重于“肥、咸、熟、香”,下油重,口味偏咸,一般用生葱熟蒜、香菜调味,极少添加过重过浓的佐料,注意突出主菜的原汁原味。因此形成了一种“兼容并蓄、风姿独异”独具一格的特征。
山坑鱼
客家酿豆腐
接下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惠州本土的“东江菜”文化,这些也是东江客家人在饮食文化方面的杰作。有被大家所熟知的惠州客家美食三件宝:“东江盐焗鸡、酿豆腐、梅菜扣肉”,还有南昆山原汁原味的“白切胡须鸡”。另有用糯米、香菇、莲子、虾米、鱿鱼、肉粒、咸蛋等原料作馅,填入鸭腔内,经过氽、煲、蒸巧制而成的“八宝窝全鸭”,其与盐焗鸡堪称东江菜中的“双绝”。只有在农家乐中才能吃到的“土窑鸡”,食材选用走地鸡一整只鸡清洗干净后涂抹上调料,再用锡纸包裹起来放在窑中用炭火慢慢地烤熟。烤熟后的鸡肉整体非常紧致,皮酥肉香,香气四溢,令人垂涎三尺。“鱼蓉豆腐煲”是一道客家酿菜,是将鲮鱼滑打至起胶,酿入豆腐块中,用鸡汤炖煮至熟,然后放入粉丝煮软而成。山间小溪中一些以水草、虫虾为食,无污染,肉质鲜美的小鱼,用油慢慢煎制,待到两面变黄,肉质细嫩可口,鲜香扑鼻,略爆姜葱便成了香酥的“山坑鱼”。外型与蓝花的叶子相似,碧绿而无污染,入口有韭菜味的“观音菜”是南昆山所独有的一种蔬菜,具有清湿排瘀的功效。苏东坡居惠州时,专门选派两名厨赴杭州西湖学艺,学成后苏东坡请他们仿杭州东坡扣肉,用惠州传统特产梅菜烹制成“梅菜东坡肉”,爽而不腻,美味可口。
梅菜东坡肉
惠州的特色小吃也与众不同,别有一番风味。按惠州风俗,小孩出生做半月,每家必定要做传统糕类“沙糕板”,分发给左邻右舍表以示庆贺。沙糕板的制作方法有别于一般糕点的“水调米粉成型蒸熟法”,它采用的是一种独特的“擦粉过筛法”,以三成粘米粉、七成糯米粉混合,加白糖过筛,然后平铺在有纱布的木板隔内蒸熟,蒸熟切成两寸见方的块即可。蒸熟后的沙糕板松软可口,也是儿童特别喜欢的零食。历史上卖沙糕板的小贩往往习惯将蒸糕的板隔顶在头上沿街叫卖,为这座美丽的古城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大笼板”是一道著名的汉族小吃,北方人称“年糕”,客家人称“甜板”;大笼板是惠州民间对之的特称。由于过年多用之祭神、祭祖、祭灶君,所以被视作是过年的祭祀食品。“阿嬷叫”为惠州传统的油炸类风味小吃,已有多年的历史。在惠州的老城区的小巷口,常能见到摊贩简单的炉灶支起油锅,以白萝卜丝、虾米、肉粒和已调好味料的面粉浆,用小网篓舀放进沸油锅中慢火煎炸,成小碗状,外酥内软,且有萝卜的清香,入口不会感到油腻。“水糍”则是惠东沿海人春节必做的小吃。它风味独特,深受当地人的喜爱。食时切成小块,可煎可炒,咸甜随意。如今人们改变了许多吃法,在煎好的水糍里拌上用鲜肉、鳗鱼、虾仁、香菇、芹菜、蒜仔等炒成佐料一起吃,味道更具独特。
沙糕板
大笼板
惠州还有许多美食无法尽述,看完了这些简单的介绍,不知是否打动了您那强大的馋忍心?惠州欢迎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