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一品上好体育课南方新闻网
11月19日一早,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的运动场就热闹起来,该校第三届体育节暨第九届田径运动会开幕。在为期一周的体育节上,学校不仅安排了米、米等传统体育竞赛项目,还设置了“七彩人生”健身操、军体拳、旱地接龙舟等特色项目,师生一起上阵比拼,享受运动的乐趣……
在惠州的校园里,像这样的体育运动热潮正在掀起。在发生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渐入人心。近年来,惠州部分中小学校探索“一校一品”等体育课改革并取得实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星星之火”正发展成“燎原之势”,促进了学校体教融合和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谢志清
开足课时“野蛮体魄”
眼下正是中小学开展运动会的“黄金时节”。足球、篮球、羽毛球、跳绳、军体拳、田径、健美操等体育赛事正在惠州各中小学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在这些体育项目中,健美操和军体拳是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的特色。“学校从开办以来一直都是开足开齐体育课。”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老师刘育勋说。在此基础上,学校注重挖掘和培育学生特长优势,开设体育类校本课程,形成了以健美操为代表的体育特色活动,学生队伍曾连续数年在全省中小学生健美操锦标赛中获第一名,还拿过多个全国赛事一等奖。军体拳则是体育教学的创新尝试,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将军事训练内容融入体育课,增强体能,“野蛮其体魄”,锤炼意志,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作为选拔性升学考试,中、高考及招生一直是中小学教育的“风向标”。年,惠州中考招生改革,新增“体育、艺术项目专项招生”。这一改革举措着力于普通高中特色办学、“一校一品”建设,打造较高专业水平和影响力的学生体育、艺术团队,代表惠州参加全省、全国乃至国际各级各类体育、艺术展演、赛事和交流活动。当年,惠州有17所普通高中学校16个专项面向全市招生,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的健美操位列其中,这也为学校特色化办学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开齐开足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按照规定,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和初中阶段每周3节体育课,高中阶段每周2节课。“可以调课,但绝对不允许减少体育课时。”湖山小学校长杨文峰告诉记者,目前学校一到六年级12个班体育课均开足开齐,保质保量完成课标要求。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杨文峰自己带头示范,如果确有事务无法上体育课,他也要跟老师调课,保证体育课“一节都不少”。
“嘿—哈—嘿—哈”……每周一、二、四、五的下午4时许是湖山小学的“阳光大课间”,其中李家拳的展示令人眼前一亮。在大课间,伴随着音乐的旋律和老师的指令,各班学生要完成广播体操、跳绳、李家拳和跑操4个项目。经过近40分钟锻炼,六年级学生王志钰已经满头大汗。“有点累,但很放松、很开心。”她说。
根据惠城区教育局“艺体2+2”战略要求,湖山小学把跳绳和跑操两个项目作为学校体育活动的“标配”,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设了足球、李家拳等特色体育课程。李家拳是广东土生土长的拳术,属广东五大名拳之一,其发源地就在湖山村。为此,学校邀请了李家拳第七代传人李子兴到学校为师生授课。杨文峰表示,李家拳强调德技双修,这和湖山小学“养正”的办学理念一脉相承。
个性化培养一技之长
实际上,早在年,惠州就下发了《惠州市提升中小学生体质的工作方案》。该方案从深化学校体育课改革、加强师资培训、加强体育特色校(县、区)建设、建立学校体育竞赛制度、推进校园足球开展、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强化《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监测评价等方面,推动学校开展体育运动,提升学生体质。
方案要求,惠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须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不低于40分钟的校园体育活动。学校要成立各种社团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各校每年还要开展冬季长跑活动。
如今,随着体育课的回归,其实效也被讨论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9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