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龙被袁崇焕杀后,明金双方在皮岛争夺激
稍微了解一点明末历史的人都知道袁崇焕东江私斩毛文龙事。
袁崇焕为了实现自己的某种目的,以毛文龙空耗粮饷及不作为为由,私自斩杀了边镇大帅。
这之后,皇太极自认毛文龙已除,背腹之患已去,取道蒙古入关,掠至大明帝都北京城下。
袁崇焕也因此暴露出了一系列不法行为,被下狱,最终处以凌迟极刑。
可以说,袁崇焕、毛文龙都是那个时代的悲剧英雄。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在那个毛文龙首开的东江镇、那个毛文龙倚为半生事业基石的皮岛,还有一个同样是铁骨铮铮、浩气盖世的英雄人物——黄龙。
话说,袁崇焕于崇祯二年(年)六月五日斩杀了毛文龙后,将东江镇分为四协,命令陈继盛、刘兴祚、毛承禄等人分管。
陈继盛是毛文龙的老人,跟随毛文龙奔袭镇江、开镇东江,屡立战功,为副总兵。
袁崇焕以议饷为名,诱毛文龙前往双岛捕杀。陈继盛曾劝毛文龙:“袁督师若要劳军议饷,直来皮岛便是,何必屯于双岛?还请大帅多带兵丁,以图万一。”毛文龙却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认为袁崇焕不至于随意行凶杀人,拒绝了陈继盛的劝阻,无端丢了性命。
袁崇焕觉察到陈继盛是毛文龙的死党,又把东江合为两协,由陈继盛,刘兴祚分领。
刘兴祚心向袁崇焕,袁崇焕因此留他在东江,意在挑拨东江内乱,借其之手除掉陈继盛。
果然,崇祯三年(年)四月十二日,刘兴祚之弟东江军协事都司刘兴治仿效袁崇焕谋杀毛文龙之恶劣行径,假承辽东督师孙承宗之命,谋杀了陈继盛,然后率军投靠了后金,是为“东江之乱”。
在这种背景下,兵部尚书梁廷栋、登莱巡抚孙元化推荐毛文龙部将黄龙任东江总兵。
黄龙为江西南昌人,原是援辽的下级军官,积军功一点点升迁,终于东江乱象四起之际担任上了总兵,在明清年间的大舞台开始了他短暂而壮丽的谢幕演出。
黄龙接任了东江总兵后,以铁腕策略斩杀了叛军刘兴治,清除了阴通后金的内奸,化解了岛上危机。
但是,岛上的孔有德、耿仲明独服毛文龙,与黄龙有枝梧,率部投登莱巡抚孙元化。
崇祯四年()八月,皇太极大举围攻大凌河城(今辽宁锦县),城中守将祖大寿大急,四下求救。
孙元化令孔有德以八百骑赴援。
也是事出有因,兵至吴桥,遇大雪,部队给养不足,士兵哗变。
孔有德弹压不住,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发动兵变,攻陷登州,招揽皮岛中诸将。
黄龙分兵四出,抚定诸岛,诛杀叛逆。其本人引军驻扎旅顺口,以保证援军道路来往畅通。
孔有德、耿仲明在登州拘捕到了黄龙的母、妻及幼子。
孔、耿取黄母头上金簪招降黄龙。
黄龙面对母亲的金簪,泪如雨下,却只是对簪跪拜,坚拒不降。
孔有德、耿仲明转而诱降黄龙十二岁的幼子,想通过小孩胁迫黄龙。
但黄龙的幼子很有节气,破口大骂孔、耿二人,下场很惨,“被杀,头落几上”。
黄龙的母、妻也随之被害。
崇祯六年()二月,孔有德、耿仲明在明朝官兵的围剿下,难于据守,航海遁去。
黄龙预料孔有德等人必经旅顺,出兵邀击。
一番激战下来,黄龙军斩叛将李应元,生擒毛承禄、苏有功、陈光福及其党高志祥等十六人,获首级一千有奇,夺还妇女无算,献俘于朝。
孔有德等视为奇耻大恨,投降后金后,于崇祯六年(公元年)七月引后金的兵部贝勒岳托、户部贝勒德格类统率马步大军进犯旅顺。
本来,后金没有水军,缺乏攻坚炮火,得孔、耿降降献的战船百余只、红夷炮六七门,军力大振,此番以孔、耿做攻城先导,对旅顺乃是志在必得。
面对强敌,黄龙镇定自若,以固守旅顺为己任,挥军奋战,先后杀死信费英东之子纳海、参领岳乐顺、护军校额德、千总程国辅、骑都尉塔纳喀等多名后金将领。
战斗旷日持久,明军火药矢石俱尽,且后继无援,黄龙料定不能免,从容安排后事,对部将谭应华说:“敌众我寡,今夕城必破。若速持吾印送登州,不能赴,即投诸海可也。”
其后,后金围城愈急,黄龙慷慨横剑,壮烈殉国。
黄龙部将李惟鸾自焚其家属,与项作临、樊化龙、张大禄、尚可义等人战斗到最后一刻,力尽而亡。
崇祯大为感慨,追赠黄龙左都督,赐祭葬,予世袭,建祠“显忠”,李惟鸾等一干忠臣义士附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