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融深融湾竞一流
5月9日凌晨时分,位于惠州的广汕高铁跨京九铁路特大桥气氛凝重。在有关各方的密切配合下,两个硕大的梁体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旋转,最终成功实现合龙,从而为下一步广汕铁路无砟轨道及辅轨施工奠定基础。
大交通带来大发展。近年来,惠州不断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形成了集海陆空铁水于一体的交通网络,具备海港、空港、高铁、城轨、高速公路等多种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形式。这不仅方便了市民出行,还带动了万亿产业集群的快速成长,成为惠州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高铁建设融深融湾添利器
“大约一个半小时之后,我就可以到家了,你说快不快?”5月1日上午9时30分左右,胡先生拖着行李箱从惠州北站上了高铁,一路向北赶回江西赣州的老家。
这是赣深高铁通车之后迎来的第一个“五一”假期,根据惠州北站的统计,在此期间,像胡先生一样享受到这条高铁便利的,总共有2.2万余人。
从全国大区划来看,赣深高铁的建成使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几个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增添了一条快速通道。从华南地区来看,它不仅给惠州带来了一条北向大动脉,而且提供了快速通达深圳的路径。这对于正在加速融深融湾的惠州,显得意义重大。
记者从赣深高铁惠州北站获悉,今年“五一”期间,惠州北站为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在日常图基础上组织部分列车重联运行,并通过开行周末线、加开图定高峰线等方式实行“一日一图”,动态调配运力。
这条高铁不仅方便了从惠州前往江西方向的旅客,也为前往深圳方向的人群提供了便利。惠州北站党总支书记王润英介绍,其实早在4月8日开始,惠州北站就增加了一列开往深圳北站的早行列车,发车时间是7时55分,这对于早高峰要去深圳上班的人群无疑是个好消息。
融深融湾,交通先行。去年12月,随着赣深高铁的开通,惠州与东莞、深圳等大湾区重点城市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博罗北站、惠州北站、仲恺站为惠州主城区市民前往莞深地区提供了快速通道。而年通车的厦深高铁,则为大亚湾、惠阳、惠东等惠州南部片区的市民前往深圳提供了便利。这样一来,一横一纵两条高铁形成了目前惠州高铁网的主框架,并为惠州融深融湾迈出了交通运输的先行步伐。
这样的步伐并没有止步于此。目前,在博罗、惠城、惠东的多个工地,一条与厦深高铁同样呈东西走向的广汕高铁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
广汕铁路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设的高速铁路区域连接线,也是广东省“五纵二横”高速铁路骨干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广州新塘引出,在惠州设罗浮山、博罗、惠城南、惠东南站共4个站,终点位于汕尾,设计时速为公里。
近日,广汕铁路五标惠阳良井的制梁场一片繁忙,总共榀预制箱梁的制作任务还剩最后几十榀。这里可是项目部的一块重地,高铁上所有用到的预制箱梁全部来自这里,场区负责人紧张地指挥着工人作业,不时查看工序进度。
广汕铁路五标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标段跨越仲恺高新区、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目前线下工程完成约97%,计划6月完成全部箱梁架设。广汕铁路全线铺轨计划8月开始,预计11月完成。按照此前计划,广汕铁路将于明年通车。届时,从惠州到广州或汕尾,车程将缩减到半个小时左右。
高速路网内畅外联更便捷
和高铁的大方向联通作用相比,高速公路、桥梁对城市交通的内畅外联起着更关键的作用。
即使是在“五一”假期,鹅城大桥的建设也没有停歇。5月1日下了小雨,鹅城大桥的施工人员穿着雨衣持续作业。当晚8时许,该项目部第10根桩基开始灌注,至5月2日凌晨1时浇筑完毕,共计使用混凝土立方。
鹅城大桥位于惠州市惠城区,主线全长.32米,按双向6车道设计。工作人员介绍,其中桥梁全长约.5米。由于桩径小,且穿过厚淤泥层、砂层,入强风化砂岩、易缩孔,因而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据了解,鹅城大桥通车之后,将在东江之上增添一座大桥,主要承担江北片区和水口滨江片区的交通联系,并可分流东江大桥长期存在的交通压力,优化路网结构。
距此不远,惠州市1号公路同样在加紧建设中,它也叫惠霞高速,由主线和水口支线两部分组成,全长约69.54公里,总投资估算.43亿元,是惠州由沿江走向沿海的核心发展轴。
此前,惠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钟朝阳介绍,该项目选取了博罗白石段、惠城小金口段、惠东新材料产业园段等7个先行点启动建设,其余控制性工程将按计划逐步推进。他表示,该项目的启动建设标志着“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全面拉开序幕,今年要确保完成70亿元以上的年度投资目标,争取年底新材料产业园至大亚湾段先行实现半幅通车。
不难发现,无论是鹅城大桥还是惠州市1号公路的建设,都将进一步打通惠州内部的交通要道,缓解相关片区的交通压力,也为惠州与周边城市的直通直达提供了条件。
据统计,年惠州新建成高速公路6条,新增通车里程.6公里,总里程达到.6公里,居全省第二。中心城区新建市政道路53条共公里,并建成跨江大桥3座,整治交通堵点34个,交通网络实现提档升级。
立体交通带动产业和城市发展
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无疑,立体交通网络的升级优化了惠州的发展能极,产业和城市拓展打开了新的空间。
近日,亿纬锂能第二十九工厂正式投产,它位于中韩(惠州)产业园,投资总额为21亿元,占地面积13.5万平方米,建成后主要用于车用12V和48V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距此不远,去年底通车的赣深高铁穿城而过,并设有仲恺站,从该站上车半个多小时即可抵达深圳北站。广龙高速、长深高速等高速公路也经过附近,为人们通往广州、东莞、深圳,乃至北上湖南和江西等地提供了快速通道。
沿着高铁和高速公路的走向可以发现,近年来,大量先进项目和企业在这些大动脉沿线落户,为惠州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鲜动力。惠州永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伏永凯认为,今后有望在赣深高铁沿线形成新的创新产业带,因此非常看好惠州的科技产业。交通方便了,惠州和深圳等先进城市的融合将更加紧密,尤其是深圳的创新资源有望加速引进惠州,这对惠深两地都是利好。
摊开惠州地图会发现,交通和产业的这种互动关系并不仅仅体现在中韩(惠州)产业园片区,实际上,在惠州的“3+7”产业园附近都能看到高铁或高速公路经过。今后,随着“丰”字交通主框架和广汕高铁、深汕高铁等项目的建设,惠州的立体交通网络将进一步完善,从而支撑更多先进项目落户,促进惠州科技产业的大发展。
来源:南方日报
审读:王叶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620.html